这场景,在我们家,几乎每年都要上演几次。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,就是这些零零碎碎的小玩意儿,串起了我们十八年的日子。
记得刚结婚那几年,他送的礼物可没现在这么“精准”。有一回我过生日,他兴冲冲地抱回来一个半人高的、镶满亮片的布艺大象,那审美,真是让人一言难尽。我哭笑不得,问他:“你买这个干嘛呀?”他理直气壮:“我看它颜色鲜艳,摆在客厅多热闹!” 结果那只大象在客厅角落待了不到一个月,就因为实在占地方,被我用旧床单裹着塞进了储藏室。为这事儿,我还跟他闹了点小别扭,觉得他根本不懂我。
后来我才慢慢知道,为了挑那个大象,他几乎跑遍了半个城的工艺品店。他不是不懂,他只是用了他觉得最好的方式。
我们就这样,在柴米油盐、偶尔的争吵和更多的欢笑里,摸索着对方的脾气和喜好。礼物,也在这个过程中悄悄变了模样。
他开始留意我平时念叨的东西。我无意中说一句“办公室的靠垫不舒服,腰酸”,过几天,一个符合人体工学的腰靠就会出现在我的椅子上。我在网上看中一条裙子,犹豫着没下单,等到纪念日,那条裙子就会被他用有点笨拙的蝴蝶结包装好,放在我的枕头边。他不再追求那种“震撼”的效果,而是把礼物变成了日常里细水长流的关心。
这些礼物,很少是昂贵的。有时是一本我找了很久的绝版书,有时是我爱吃的那家老字号的点心,有时甚至只是下班路上顺手买的一束鲜花,用报纸包着,带着晚风和露水的气息。但正是这种“不贵重”,让我觉得格外珍贵。因为它说明,他在想着我,在那些平淡无奇的时刻里。
当然,生活不总是风和日丽。我们也经历过特别难熬的几年,他事业遇到瓶颈,我身体也不太好,家里的气氛总是有些沉闷。那年的结婚纪念日,我根本没指望还能有什么礼物。晚上回到家,厨房里却飘出香味。他系着我的花围裙,在灶台前忙活,桌上摆着几道我爱吃的家常菜。没有蛋糕,没有鲜花,只有两个温着的酒杯。
吃饭时,他拿出一个丝绒盒子,我打开一看,里面不是什么珠宝,而是两把崭新的钥匙。“咱换辆车吧,”他说,“旧的总是半路抛锚,让你跟着担惊受怕。以后我带你出去,得安安稳稳的。” 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涌出来了。那一刻,我觉得什么瓶颈、什么困难,都不重要了。那份礼物,无关风月,是他在对我们风雨同舟的承诺进行一次笨拙而坚实的加固。
我也给他送礼物。他喜欢钓鱼,但总舍不得买好的渔具。我攒了几个月私房钱,在他生日时送了他一根他心心念念的鱼竿,他高兴得像个孩子,那个周末就扛着新装备去了河边,虽然最后只钓回来几条小鲫鱼,但那个周末,他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。
我渐渐明白,我们之间这些小小的仪式,这些在特定日子送出的小物件,到底是为了什么。它们不是爱情的证明,爱情本身不需要证明。它们更像是在我们共同经营的那片叫做“婚姻”的土地上,时不时埋下的一颗颗彩色的种子。日子久了,这片土地可能会因为过于熟悉而显得有些单调,可能会长出杂草(争吵),也可能遇到干旱(困难)。但这些提前埋下的、闪着微光的种子,会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提醒我们:看,这里还藏着惊喜呢,这里还开着花呢。
它们是我们对抗时间磨损的一种方式。是把“你”和“我”,一遍又一遍地,确认成“我们”的温柔仪式。
昨天晚上,我摸着脖子上的小宇航员,问他:“怎么想起送这个?”
他正在看手机,头也没抬,很自然地说:“没什么,就是觉得,你有时候想法天马行空的,像个在自个儿小世界里探险的宇航员。”
我心里最柔软的地方,仿佛被轻轻触碰了一下。十八年了,他或许还是记不住我所有衣服的尺码,分不清口红的色号,但他好像真的,越来越知道我心里住着一个什么样的人了。
今天早上,我把那个小宇航员坠子擦了擦,它在我胸前晃啊晃的。窗外阳光很好,老陈在阳台侍弄他那些半死不活的花草,女儿在自己的房间里大声读着英语。这就是我的日子,平凡,琐碎,但因为有了这些小小的、闪光的时刻,而变得无比坚实和温暖。
我想,只要我们还愿意在某个普通的日子里,为对方花一点小心思,那么往后的路,就还能一起嘻嘻哈哈、磕磕绊绊地走下去。礼物本身会旧,会过时,但那份“我心里有你”的心意,永远是新的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超人文章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
超人文章
热门排行
阅读 (100)
1市场调研助理:协助项目的问卷整理阅读 (91)
2在跨境电商做选品:从踩坑滞销到爆单的选品逻辑阅读 (72)
3面包厂工人:给刚出炉的面包贴生产日期标签阅读 (71)
4因为小事吵架冷战,他先发来 “想你了”阅读 (65)
5恋爱时的细心照顾,婚后的粗心忽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