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第一位老师是个很有耐心的阿姨。她指着五线谱说:“你看,高音谱号像个小钩子,低音谱号像个耳朵。”可我盯着看了半天,只觉得它们都长得差不多。中央C的位置我记了整整一个星期——每次都要从高音谱表的下加一线开始数,手指在琴键上犹豫不决,弹下去的时候总要回头确认有没有按错。
最让人沮丧的是左右手配合。左手弹和弦,右手弹旋律,我的大脑像被分成了两半,互相较劲。练习《小星星》的时候,左手总是莫名其妙地加速,把右手带偏。有一次我气得用力拍在琴键上,发出刺耳的轰鸣声。妈妈在门外轻轻说:“累了就休息会儿。”我却倔强地摇头,眼泪在眼眶里打转。
就这样磕磕绊绊过了半年,我终于能完整地弹奏《致爱丽丝》的前半段了。虽然速度慢得像蜗牛爬,虽然强弱变化几乎不存在,但那天当我终于流畅地弹完时,窗外正好有只小鸟停在枝头,歪着头听了一会儿。那一刻,我突然理解了什么叫“音乐是无需翻译的语言”。
第二年春天,老师建议我尝试参加学校的才艺表演。我选了《梦中的婚礼》,这首曲子对我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。那段快速音阶让我吃尽了苦头——每天放学后,我就对着节拍器,从最慢的速度开始,一个音一个音地磨。大拇指总是笨拙地撞到黑键,小指又太短使不上力。有段时间,我的右手食指因为练习过度起了水泡,贴上创可贴继续练,琴键上留下了淡淡的血印。
最难忘的是处理曲子的情感表达。老师说:“你要想象自己正在参加一场浪漫的婚礼。”可我一个十三岁的孩子,哪懂什么婚礼的浪漫?直到某个雨天,我无意中望向窗外,看见一对老夫妻共撑一把伞,爷爷把伞倾向奶奶那边,自己的肩膀都淋湿了。不知怎么的,手指下的旋律突然温柔起来,那些音符不再是冷冰冰的符号,而是有了温度的故事。
表演前一周,我在礼堂彩排时彻底懵了——三角钢琴的琴键比立式钢琴重很多,触感完全不一样。原本熟练的曲子变得磕磕巴巴,我在空荡荡的礼堂里急得直跺脚。音乐老师走过来,什么也没说,只是示范了一遍。看着她修长的手指在琴键上轻盈地跳跃,我突然明白:重要的不是完美,而是把这段时间练习中收获的成长展现出来。
正式登台那天,我穿着妈妈特意买的白色连衣裙,手心全是汗。走上台时,灯光刺得我睁不开眼。当手指落在琴键上的瞬间,世界突然安静了。我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,然后第一个音符流淌出来。奇怪的是,当真正开始演奏时,紧张感反而消失了。我的手指像是有了自己的记忆,在黑白琴键上自由地舞蹈。有一段即兴发挥,我甚至临时加了个小小的颤音——这是平时练习时从未有过的突破。
最后一个音符缓缓消散,掌声如潮水般涌来。我站起来鞠躬,看见台下妈妈在偷偷抹眼泪。那一刻,三年来所有的挣扎与坚持都有了意义。从最初连音符都认不全,到现在能完整演绎七分钟的曲子;从双手不协调到可以即兴发挥,这条路我走了整整三年。
现在的我依然不是钢琴家,依然会弹错音,遇到新曲子还是要慢慢识谱。但每当心情低落时,我总会坐在钢琴前,让手指在琴键上自由行走。那些曾经觉得永远无法跨越的困难,都化作了指尖下的旋律。音乐教会我的不仅是弹琴,更是在看似不可能的事情面前,保持耐心和热爱的勇气。
琴房里的那架旧钢琴,琴键已经有些发黄,但它见证了一个女孩如何从识谱困难到勇敢登台。每一个磨损的琴键,都是时光赠予我的勋章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超人文章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
超人文章
热门排行
阅读 (83)
1市场调研助理:协助项目的问卷整理阅读 (80)
2在跨境电商做选品:从踩坑滞销到爆单的选品逻辑阅读 (65)
3面包厂工人:给刚出炉的面包贴生产日期标签阅读 (60)
4因为小事吵架冷战,他先发来 “想你了”阅读 (57)
5恋爱时的细心照顾,婚后的粗心忽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