镜子不会回答,但生活给了我答案。
那是个普通的周末早晨,我在书房整理旧物,翻出泛黄的大学英语课本。扉页上二十岁的笔迹还清晰可见:“一定要学好英语,去看更大的世界。”手指抚过这行字,心里某个沉睡的部分被唤醒了。就在那个瞬间,我做了决定——现在开始,两年后出国深造。
从最简单的开始
我的英语基础几乎为零。除了“hello”“thank you”这些最基本的,连完整的句子都说不出来。
第一周,我下载了最基础的英语学习APP,从字母和音标重新学起。每天早上六点起床,对着手机一遍遍跟读。有次妻子半梦半醒间嘟囔:“大半夜的念经呢?”我才意识到自己声音太大了。
最困难的是放下自尊。在公司,我是能独当一面的项目经理;回到家,却要像孩子一样从“apple”“book”开始学。有次在电梯里遇到邻居家上小学的孩子,他随口问:“叔叔,‘冰箱’英语怎么说?”我愣在原地,脸瞬间红了。
那晚我在笔记本上写:承认自己不会,才是真正的开始。
把生活变成课堂
我没有整块的时间,就把所有碎片时间都用上。
手机壁纸换成了常用句型,刷牙时看,等电梯时看。卫生间镜子上贴着单词便签,刮胡子也在记。车里永远放着英语对话音频,北京拥堵的二环成了我的移动教室。
最有意思的是,我开始自言自语。做饭时说:“I'm cutting tomatoes.” 散步时说:“The weather is nice.” 妻子笑我走火入魔,我却在这种“疯癫”中找到了感觉——语言不是知识,是生活。
三个月后的一个清晨,我照例早起读英语,突然发现自己能完整地念出一段小故事了。那一刻,窗外朝阳正好升起,金色的光洒在书页上。我坐在那里很久,第一次真切地相信:也许,我真的能做到。
第一次开口的尴尬与突破
学了大半年,词汇量上来了一些,但开口说话还是最大的障碍。
机会来得突然。公司来了位外国客户,临时需要人接待。同事们都推辞,我深吸一口气:“我来吧。”
那两小时是我人生中最漫长的两小时。客户语速很快,我大部分时间在点头微笑,实际只听懂三四成。想表达复杂意思时,手舞足蹈得像在演默剧。送走客户后,衬衫后背全湿透了。
但就是从那次起,我不再害怕犯错。加入了线上英语角,每周三次和陌生人视频聊天。起初结结巴巴,后来能开玩笑了。原来,真正的进步都发生在舒适区之外。
最想放弃的时候
学习进入第十个月,我遇到了瓶颈。感觉每天都在原地踏步,听力还是跟不上正常语速,写作满是语法错误。
那个周五晚上,我对着电脑屏幕发呆。一篇500字的英文个人陈述写了整整一周,还是漏洞百出。窗外下着雨,我忽然很想把电脑合上,永远不再打开。
“我可能真的不行。”我对妻子说。
她没说什么,只是拿出我最初的学习笔记。翻开第一页,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:“I am a beginner.” 而那天下午,我刚写完一篇虽然不完美但完整的英文文章。
“你看,”妻子指着最初的笔迹,“已经走了这么远。”
那夜我重新坐回书桌前。不是因为毅力,而是明白了——瓶颈不是终点,是下一个起点。
渐入佳境
一年半的时候,变化在不知不觉中发生。
开始能无字幕看懂美剧的七成内容,虽然细节还听不太清。阅读英文资料不再需要逐句翻译,可以直接理解。最开心的是做梦开始用英语了,虽然醒来就忘记内容。
申请学校的过程充满挑战。自己写文书、准备面试,拒绝了中介的建议。当收到第一封录取邮件时,我反复读了五遍,然后冲出书房,抱着妻子在客厅转圈。
三十五岁那年种下的种子,在三十七岁这年,开出了第一朵花。
最后的准备
临行前的三个月,我辞去工作,专心准备。
不再是机械地背单词练听力,而是开始用英语思考专业问题,阅读未来的课程材料。语言终于从学习的目的,变成了工具。
收拾行李那天,我又翻开那本泛黄的大学英语课本。二十岁的梦想,在十七年后,由三十七岁的我来实现。时间开了个玩笑,但好在,我没有笑场。
起飞
机场告别时,母亲红着眼圈:“这么大年纪还出去吃苦。”
我笑了:“妈,追求梦想的人永远年轻。”
登机后,我望着窗外的跑道。想起这两年的每一个清晨和深夜,想起那些怀疑和确信,跌倒和爬起。三千个单词,上千个小时,无数个想要放弃又重新开始的瞬间,都化作此刻跑道加速的推力。
当飞机离开地面,冲上云霄,我突然明白: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,只有太早的放弃。三十五岁从零开始不可怕,可怕的是永远不敢开始。
此刻,我在三万英尺的高空写下这些文字。给两年前那个对着镜子犹豫的自己,也给每一个在人生任何阶段想要重新开始的你——
梦想不会过期,它只是需要你勇敢地按下播放键。而当你真正出发,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超人文章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
超人文章
热门排行
阅读 (112)
1市场调研助理:协助项目的问卷整理阅读 (103)
2在跨境电商做选品:从踩坑滞销到爆单的选品逻辑阅读 (83)
3面包厂工人:给刚出炉的面包贴生产日期标签阅读 (82)
4因为小事吵架冷战,他先发来 “想你了”阅读 (77)
5恋爱时的细心照顾,婚后的粗心忽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