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人文章超人文章

代理智能穿戴设备售后无人负责

    这事儿得从去年冬天说起。

    那天早上六点,天还没亮,我戴着新买的智能手表出门跑步。那是我省吃俭用三个月才买下的最新款,能监测心率、血氧、睡眠质量,表盘在暗处会发出幽幽的蓝光。我把它当宝贝,每天戴着它记录生活的每个细节——走了多少步,睡了几个小时,甚至情绪波动都能被它捕捉。

    跑到第三个路口,手表突然黑屏了。我以为是没电,回家充电却发现怎么都开不了机。心里咯噔一下,赶紧联系卖家。

    卖家很客气:“亲,我们只负责销售,售后要找品牌官方哦。”

    于是我找到了品牌的400电话。第一次打通,客服让我按重置键;第二次,让我寄到省城维修点;第三次,他们说收到了,但检测需要七个工作日。

    等待的日子里,手腕空落落的。我才发现这块表已经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——早上靠它震动起床,工作时用它提醒久坐,晚上看着睡眠评分调整作息。没有它,生活好像缺了一角。

    七天过去了,我主动打去问。客服说:“检测完了,主板问题,但这款已经停产,配件缺货。”

    “那怎么办?”

    “建议您联系购买渠道协商处理。”

    我又找回卖家。卖家说:“停产产品我们也没办法,建议联系品牌方。”

    就这样,我被推来推去,像个皮球在两个球门之间来回滚动。每次打电话都要重新说明情况,从第一次黑屏开始,到如何寄修,到检测结果。说到后来,我自己都觉得像个祥林嫂,反复念叨着同一段悲剧。

    最让我难受的是第十二次通话。那天我特意请了假,专心处理这件事。客服听我说完,沉默了几秒:“先生,其实您这种情况,我们建议直接换新。”

    我心里一亮:“可以换新吗?”

    “可以的,不过需要您自行联系我们的合作电商,他们负责以旧换新活动。”

    我按她给的电话打过去,对方说:“我们只处理通过我们平台购买的商品。”

    “可这是品牌客服让我联系你们的啊。”

    “那可能是他们搞错了。”

    挂掉电话,我坐在沙发上,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。手腕上的印子已经消失了,但心里那个空缺却越来越大。这不是几百块钱的事,而是当你把信任交给一个品牌,却发现背后空无一人时的失落。

    我想起买表时宣传册上的话:“我们不仅销售产品,更关心您的健康生活。”现在想来,他们关心的可能只是交易完成前的那段生活。

    母亲看我整天闷闷不乐,说:“算了,就当丢了吧。”

    可我忘不了每次跑步时它记录的心跳,忘不了加班到深夜它提醒我该休息了,更忘不了买它时那个销售员信誓旦旦地说:“我们品牌最大的特点就是服务好,售后无忧。”

    第十三次通话时,我遇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客服。她听我讲完这半个月的遭遇,轻轻叹了口气:“先生,真的很抱歉让您经历这些。其实……这款手表确实已经停产,维修点也没有配件。按照规定,我应该建议您继续等待,但说实话,我不确定要等多久。”

    她的诚实让我意外。

    “我能做的是为您申请一个特殊处理,”她继续说,“虽然不能换同款,但可以折价换购新型号。不过需要补差价,而且……流程会比较长,可能要一个月。”

    我说我愿意等。

    等待的一个月里,我时常想起这件事。智能设备越来越聪明,能监测我们的心跳,却感受不到我们的心痛;能记录我们的行踪,却追踪不到我们被推诿的路径。科技让设备变得智能,却没有让服务变得温暖。

    第三十五天,我收到了换购的新手表。功能更多,表盘更大,戴在手上沉甸甸的。但我很少用它了,更多时候它躺在抽屉里——我害怕再次经历那种无人负责的真空。

    有天在商场,看见一个年轻人在柜台前挑选智能手表。销售员正热情地介绍:“这款能监测血氧饱和度,续航长达两周……”

    我站在旁边,听见年轻人问:“售后怎么样?”

    “您放心,我们全国联保,售后无忧。”

    年轻人满意地点头,就像当初的我。

    我想上前说点什么,最终只是摸了摸手腕上那道早已消失的印痕,转身离开。有些教训,终究要亲身经历才懂。而那些藏在智能设备背后的服务真空,或许只有掉进去过的人,才知道那里有多冷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超人文章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