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人文章超人文章

想好好谈谈,却总是没结果

    我坐在他对面,第无数次想说点什么。咖啡凉了,表面的奶沫结成难看的斑点。窗外人来人往,而我们之间只有沉默在生长。

    这是我们结婚第七年。都说七年之痒,我倒觉得不是痒,是堵——像有什么东西卡在喉咙里,咽不下去,吐不出来。

    “孩子最近学习有点跟不上。”我终于开口,选了个最安全的话题。

    他“嗯”了一声,眼睛还盯着手机。不是不在意,我知道他累,下班路上堵了一个多小时才到家。可我也累啊,带孩子、做家务、应付工作,谁不累呢?

    “老师建议我们多陪他读读书。”我继续说。

    “好,周末我带他去书店。”他说得很干脆,可我知道周末他还要加班。

    这就是我们的常态——都想解决问题,都愿意配合,可最后总是不了了之。像两个人在不同的频率上说话,听得见声音,却听不懂意思。

    上周三晚上,我们爆发了这些年来最严重的一次争吵。其实起因特别小——他忘了交电费,家里停电了。

    黑暗中,我摸黑找蜡烛,他在给供电局打电话。孩子吓得直哭。

    “我不是提醒过你三次吗?”我尽量控制语气。

    “这段时间太忙了,真忘了。”他声音里满是疲惫。

    “谁不忙呢?”我终于没忍住,“家里的事好像都跟你没关系似的。”

    就这一句,点燃了所有积压的情绪。

    他说我根本不理解他的压力,我说他看不见我的付出。他说我越来越像我妈——爱唠叨,我说他越来越像他爸——对家里不闻不问。

    我们精准地找到对方最痛的地方戳下去,像两个熟练的刺客。可明明,我们是最不该伤害彼此的人。

    吵到最后,两个人都精疲力尽。他摔门而出,我坐在黑暗里流泪。孩子早就躲进房间不敢出来。

    那一刻我突然想,我们怎么会变成这样?恋爱时,我们可以打三个小时电话,就为了讨论周末看什么电影。现在,连十分钟的有效沟通都成了奢望。

    后来他回来了,我们默契地不再提这件事。可问题还在那里,像房间里的大象,我们都绕着走。

    直到前天晚上,一件小事让我明白了什么。

    儿子在客厅拼乐高,怎么都拼不对,急得直跺脚。我走过去想帮他,他却推开我的手:“我自己能行!”

    看着他固执的小脸,我突然看到了我们自己——都想解决问题,却拒绝对方的帮助;都在用力,但用力的方向不一样。

    那天睡前,我破天荒地没有继续冷战,而是走到书房,他正在加班。

    “我们能不能好好谈谈?”我说,“不是吵架,就是谈谈。”

    他愣了一下,然后关掉电脑:“好。”

    这次,我们没有急着说问题,而是先说了感受。

    我说:“我不是要指责你,只是觉得很孤单,好像这个家只有我在操心。”

    他说:“我也很挫败,工作已经耗尽了我所有精力,回家真的只想安静会儿。”

    没有攻击,没有辩解,只是说出真实的感受。奇迹般地,当我们不再把对方当成需要打败的对手,而是需要理解的伙伴时,话突然就能说通了。

    我们聊到凌晨两点,不是一直在说问题,也说到了刚结婚时租的那间小房子,说到了孩子第一次叫爸爸妈妈,说到了这些年彼此的不容易。

    最后他说:“我知道我做得不够好。但你要相信我,我一直都想把这个家照顾好。”

    我说:“我也知道你很辛苦。可能我们都太累了,忘了怎么温柔地对待彼此。”

    那个晚上并没有解决所有问题——电费还是会忘,孩子教育还是有分歧,家务还是分配不均。但我们找到了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东西:愿意理解的心。

    现在我开始明白,好的沟通不是一定要有个结果,而是让彼此知道,我们还在同一个阵营里。就像两个人并肩站着,一起面对问题,而不是面对面地互相指责。

    昨天晚饭时,儿子突然说:“爸爸妈妈,你们最近不吵架了。”

    我和他对视一眼,笑了。

    “嗯,”我摸摸儿子的头,“因为爸爸妈妈发现,我们爱你,也爱彼此,只是有时候会忘记怎么好好说话。”

    他接了一句:“但现在我们想起来了。”

    生活还是一地鸡毛,我们还是会有谈不拢的时候。但不一样的是,我知道我们在努力走向对方,而不是背道而驰。这就够了,真的。有些路要慢慢走,有些话要慢慢说,有些人要慢慢懂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超人文章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