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家四口人——爸、妈、哥哥,还有我。小时候不觉得,越大越发现,这个家好像有个固定的形状,而我是多出来的那个角。
哥哥比我大五岁,是爸妈的第一个孩子。听妈妈说,怀哥哥的时候,爸爸每天对着妈妈的肚子念诗,说要做世界上最耐心的父亲。哥哥出生那天,爸爸在产房外哭了,说这是老天给他最好的礼物。这些故事我从小听到大,每个细节都熟悉得像自己的掌纹。
而我呢?妈妈说我是“意外”。她说这两个字时总是带着笑,像是开玩笑,可小孩子对这类话特别敏感。五岁那年,我认真地问妈妈:“什么是意外?”妈妈愣了一下,然后摸摸我的头说:“就是惊喜呀。”可我知道不是,因为惊喜是让人高兴的,而意外不是。
家里的相册很能说明问题。哥哥的独照占了前二十页——百天、周岁、第一次走路、第一次自己吃饭。每张照片下面都工整地写着日期和事件。翻到我的部分,明显薄了很多,而且很多都是和哥哥的合影,照片下面很少写字。妈妈说那时候忙,顾不上。我理解,真的,养两个孩子确实比养一个累。
但理解归理解,心里还是会疼。
记得小学三年级,学校开家长会,要求父母至少来一个。前一天晚上,我听见爸妈在厨房小声商量。
“明天你去吧,我公司有事。”这是爸爸的声音。
“我也有事啊,要不让奶奶去?”
最后是奶奶来的。而就在同一周,哥哥的初中篮球比赛,爸妈都请假去看了,还录了像。那天晚上,他们围着电视反复看哥哥投篮的镜头,笑声传到我的房间。我坐在书桌前写作业,一个字也写不进去。
不是他们不爱我,我知道他们爱我。生病的时候,妈妈会整夜守着;想要什么书,爸爸都会买;他们供我读书,给我做饭洗衣,尽着父母该尽的一切责任。可是爱和归宿感,好像是两回事。
哥哥考上大学那年,全家开车送他去学校。八个多小时的车程,车里放着哥哥最喜欢的CD。爸妈一路都在嘱咐他如何照顾自己,如何与同学相处。我坐在后排,看着窗外飞速后退的风景,突然很想问:如果我也考上了大学,你们会这样送我吗?
当然,我没有问出口。有些问题问出来,反而让大家都尴尬。
高中我住校了。每周回家一次,周日晚上再回学校。每次离开家,妈妈都会往我书包里塞水果,爸爸会多给我一些零花钱。他们对我很好,可每次踏出家门,我还是会松一口气——终于不用再努力找自己的位置了。
宿舍的同学想家想得哭,我却更喜欢在学校的感觉。在这里,我的存在不需要理由,我就是我自己,不是谁的妹妹,不是家里的“老二”。
转折发生在大二那年秋天。
我得了急性阑尾炎,需要做手术。当时哥哥在国外读书,爸妈连夜赶到医院。手术很小,但因为是全麻,我昏昏沉沉睡了一整天。
醒来时是凌晨三点,病房里只亮着一盏小夜灯。我看见爸爸趴在床边睡着了,一只手还紧紧握着我的手。妈妈靠在旁边的椅子上,眼下有着深深的阴影。
我轻轻动了一下,爸爸立刻醒了。
“疼不疼?要不要叫护士?”他的声音沙哑,眼睛里布满血丝。
我摇摇头,突然发现爸爸的头发白了好多。以前怎么没注意到呢?
妈妈也醒了,赶紧给我倒水,试了试温度才递给我。那一刻,看着他们疲惫而关切的脸,我心里有什么东西在融化。
住院那几天,爸妈轮流照顾我。妈妈记得我所有饮食偏好,爸爸每天给我读报纸——他以为我还像小时候一样喜欢听故事。其实我早就不喜欢了,但没说,就安静地听着。
出院回家休养,我睡在以前的房间。一天下午,我无意中听见妈妈和姨妈通电话。
“这次可把我吓坏了,”妈妈说,“小时候总觉得她独立,不像她哥那么让人操心。现在才知道,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啊。”
我靠在墙上,眼泪毫无预兆地流下来。
原来他们不是不爱我,只是用不同的方式爱着每个孩子。哥哥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指导,而我,他们以为我足够独立坚强。
康复后,我和爸妈的关系悄悄变了。我会主动给他们打电话,不只是要生活费,也说说生活中的小事。他们来学校看我,我不再觉得不自在,反而会开心地带他们逛校园。
去年,哥哥结婚了。婚礼上,爸爸的致辞让我印象深刻。他说:“作为父母,我们可能不是最完美的,但我们尽力了。对每个孩子,我们都付出了全部的爱,虽然方式可能不同。”
我坐在台下,第一次完全相信了这句话。
现在我也工作了,在另一个城市生活。每次回家,我都能找到自己的拖鞋、自己的杯子——它们一直都在那里,只是我以前总觉得那是临时的、客用的。
上周我过生日,妈妈发来一张我小时候的照片,是之前没见过的。照片上的我大约三岁,坐在爸爸肩上,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。妈妈在照片下面写了一行字:“我们的宝贝女儿,三岁生日快乐。”
原来她后来补上了那些缺失的标注。
昨晚和爸妈视频,他们正在看哥哥的婚礼录像。妈妈说:“等你结婚的时候,我们要办得更热闹。”
我突然明白,归宿感不是别人给你的位置,而是你自己找到的位置。这个家从来都有我的一把椅子,只是我以前总低着头,没有看见。
血浓于水这话不假,但亲情更像是一条河,有时候平静,有时候汹涌,可能在不同的地段有不同的流速,但它始终流向同一个方向。而每滴水,最终都会找到自己的归处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超人文章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
超人文章
热门排行
阅读 (105)
1市场调研助理:协助项目的问卷整理阅读 (98)
2在跨境电商做选品:从踩坑滞销到爆单的选品逻辑阅读 (77)
3因为小事吵架冷战,他先发来 “想你了”阅读 (76)
4面包厂工人:给刚出炉的面包贴生产日期标签阅读 (69)
5恋爱时的细心照顾,婚后的粗心忽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