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里的条件不算好。爸爸是厂里的技术员,妈妈在纺织厂工作,他们总说:“学画画能当饭吃吗?”初中毕业那年,我想考美术高中,爸爸第一次对我发了火:“学艺术?你知道颜料多贵吗?你知道有几个能成画家的?”他的声音在发抖,手里的茶杯重重地砸在桌上。
我妥协了,上了普通高中。画笔被收进床底下的纸箱,颜料慢慢干涸。高中三年,我像个听话的机器人,做题、考试、排名。只是偶尔在草稿纸上画个小人,又赶紧撕掉,怕被同学看见笑话。
大学学了会计,因为爸妈说这个专业“稳妥”。毕业后进了银行,每天和数字打交道。西装革履,朝九晚五,在别人眼里是份体面工作。可每天下班回到家,看着镜子里那个陌生的自己,总觉得心里缺了一块。
转折发生在三年前那个雨夜。加班到十点,浑身湿透地回到家,发现床底下那个装画具的纸箱被妈妈清理出来准备扔掉。箱子受潮变形,里面的素描本边缘已经发黄。我鬼使神差地打开它,第一页就是初中时画的那只猫——和七岁那年在地上画的一模一样。
那只猫在对我笑。
我坐在地板上,一页页翻看。有偷偷画的班主任肖像,有想象中自己的画室,还有一张未完成的向日葵。翻到最后一页,上面用铅笔写着:“总有一天,我要开自己的画展。”字迹稚嫩,却像把锤子重重敲在心上。
那晚我失眠了。三十岁的人了,还能重来吗?第二天顶着黑眼圈去上班,看着Excel表格里密密麻麻的数字,突然觉得窒息。
我开始偷偷去画室。那是个藏在老居民楼里的小工作室,老师是个退休的美术教授。第一次去,手抖得连直线都画不出来。老师说:“别急,你的手还记得。”果然,画了半小时,那种熟悉的感觉慢慢回来了。
每周三下班后,我雷打不动地去画室。骗爸妈说在加班,其实是在和颜料、画布较劲。进步很慢,有时候画了一晚上,最后全部刮掉重来。但奇怪的是,每次从画室出来,虽然满身疲惫,心里却特别踏实。
秘密在半年后被揭穿。妈妈整理衣柜时,发现了我藏在毛衣下面的围裙,上面沾满了颜料。她拿着围裙的手在发抖:“你还在画?是不是工作不顺心?”
我深吸一口气:“妈,我三十岁了,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。”
她愣住了,然后哭了。那是第一次,我看见要强的妈妈在我面前掉眼泪。她说:“我们只是不希望你过得辛苦。”
真正让爸妈转变的,是去年冬天我画的一幅画。画的是我们家的老房子,阳台上挂着妈妈年轻时最喜欢的连衣裙,爸爸的自行车靠在墙边。我凭着记忆画了每一个细节——窗台上的仙人掌、门上的春联、甚至墙角的那道裂纹。
妈妈站在画前看了很久,然后轻轻说:“你把晾衣绳上的夹子都画出来了。”她的眼眶红了,“这是我们的家啊。”
从那天起,妈妈开始帮我收集废纸箱卖钱买颜料,爸爸虽然不说话,但会把报纸上的画展信息剪下来放在我桌上。
今年春天,老师告诉我有个社区艺术节可以报名。我犹豫了很久,最后选了三幅作品。布展那天,我把那幅《老房子》挂在正中央。艺术节开幕后,我躲在角落里,听见有人在那幅画前说:“这画真温暖,让我想起我奶奶家。”
那一刻,眼泪怎么也止不住。
上个月,我用业余时间接的插画稿费,给妈妈买了条真丝围巾。她摸着围巾,喃喃道:“我女儿真的靠画画赚钱了。”
现在,我依然在银行上班,但周末会在画室教小朋友画画。上个月刚租了个小工作室,虽然只有二十平米,但阳光很好。我的第一个个人画展定在下个月,名字就叫“三十岁,我重新学画画”。
昨天整理画具时,发现爸爸悄悄在我颜料箱里放了张纸条,上面是他工工整整的字:“女儿,爸爸为你骄傲。”
原来,梦想从来不会消失,它只是在等待合适的时机,破土而出。而家人,最终会理解——因为他们爱的,从来都是真实的那个你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超人文章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
超人文章
热门排行
阅读 (105)
1市场调研助理:协助项目的问卷整理阅读 (95)
2在跨境电商做选品:从踩坑滞销到爆单的选品逻辑阅读 (76)
3因为小事吵架冷战,他先发来 “想你了”阅读 (75)
4面包厂工人:给刚出炉的面包贴生产日期标签阅读 (69)
5恋爱时的细心照顾,婚后的粗心忽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