箱子里装的是个肩颈按摩仪,包装精美,看着挺高级。我妈一边拆包装一边说:“这是专门治颈椎病的,老张阿姨用了两个月,说现在头不晕了手不麻了,效果特别好。”
我心里咯噔一下,问她多少钱。她轻描淡写地说:“不贵,就两千八。”
两千八?我愣住了。市面上普通的按摩仪也就三五百,这个凭什么这么贵?
我妈见我脸色不对,赶紧解释:“这不一样,这是带什么高科技的,能治病。卖仪器的小伙子说了,医院治不好的颈椎病,用这个都能治好。”
她嘴里的“小伙子”,是她在菜市场门口遇见的推销员。那孩子嘴甜,一口一个“阿姨”叫得亲热,还说专门给老年人优惠价,原价五千八的现在只要两千八。
我拿起那个按摩仪仔细看,就是个普通的电脉冲按摩器,附带几个磁疗贴片。说明书上写的功能和几百块的没什么区别,只是包装上多了几个听起来高大上的词:“生物电技术”、“远红外理疗”、“穴位精准刺激”。
从那天起,我妈就把这个按摩仪当成了宝贝。每天雷打不动地坐在沙发上,把两个电极片贴在脖子上,一按就是半小时。有时候电流调得太大,她疼得直皱眉,还坚持说:“小伙子说了,这是正常现象,说明在打通经络。”
我劝她:“妈,颈椎病得去医院看,这种东西顶多缓解疲劳,治不了病。”
她不信:“老张阿姨就是用了这个好的。人家小伙子说了,医院就知道开药动手术,治标不治本。”
其实我妈的颈椎病确实不轻。经常头晕恶心,右手有时候会发麻,去医院检查说是颈椎间盘突出。医生建议做理疗,她去了两次嫌麻烦就不去了,说排队时间长,效果还慢。
自从买了这个按摩仪,她就像着了魔。不仅自己用,还推荐给邻居。有一次我下班回家,看见她正给楼下的王奶奶演示,说得头头是道:“你看,这个按钮是针灸模式,这个是小锤子敲打,晚上睡觉前用这个加热模式,特别舒服。”
我私下跟我爸抱怨:“我妈现在都快成半个推销员了。”
我爸叹气:“你就随她去吧,她高兴就好。”
真正让我意识到问题严重性,是上个月的事。那天我妈突然头晕得厉害,差点摔倒。送到医院,医生检查后说颈椎病加重了,必须系统治疗。医生说,那个按摩仪不仅没治好病,反而因为长时间电流刺激,让颈部肌肉一直处于紧张状态。
我妈躺在病床上,还在念叨:“是不是我用得不够勤?小伙子说一天至少要用三次才行。”
我再也忍不住了,当着她的面给那个推销员打电话。电话接通后,我质问他们凭什么宣称能治病。对方支支吾吾,最后说:“我们从来没说过能治病,只是说能缓解症状。”
挂了电话,我看见我妈眼睛红了。她小声说:“别说了,妈知道上当了。”
那一刻,我心里特别难受。不是因为钱,而是因为我妈眼神里的那种失落和难为情。她是个要强的人,退休前在单位也是管着几十号人的,现在却被几个小年轻骗得团团转。
后来我慢慢想明白了,我妈之所以这么相信那个按摩仪,不只是因为推销员的花言巧语。她老了,身体一天不如一天,去医院总觉得挂号、排队太折腾。那个推销员给她端茶倒水,耐心讲解,让她感觉到了被重视、被关心。而且那个按摩仪就摆在家里,随时能用,给她一种“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”的错觉。
出院后,我妈再也不提那个按摩仪了。它被收进了储藏室的最里面,和其他一堆“吃了两次就不吃的保健品”、“用了三次就闲置的美容器”放在一起。
上周我带她去中医院做理疗,医生是个和蔼的老先生,一边给她按摩一边聊天,告诉她平时要注意什么,怎么自己做简单的颈部操。我妈听得特别认真,回来还照着做。
昨天晚上,她突然对我说:“其实妈不是舍不得钱,就是怕给你们添麻烦。你工作那么忙,要是妈身体好点,你也能少操点心。”
我转过头,眼泪差点掉下来。原来她所有的固执背后,藏着一颗不想给儿女添麻烦的心。
现在每次经过菜市场门口,看见那些向老年人推销保健品、理疗仪的人,我都会想起那个被我妈当成宝贝的按摩仪。它静静地躺在储藏室里,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老年人对健康的渴望,对衰老的恐惧,还有他们那颗永远为子女着想的心。
那些推销员永远不会明白,他们卖出去的不仅仅是一个产品,更是击碎了一个老人小心翼翼维护的尊严和希望。而作为子女的我们,也许该做的不是一味地指责老人上当受骗,而是多陪陪他们,带他们去正规医院,耐心听他们说说身体的不舒服。毕竟,再高价的按摩仪,也比不上儿女用心的陪伴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超人文章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
超人文章
热门排行
阅读 (104)
1市场调研助理:协助项目的问卷整理阅读 (92)
2在跨境电商做选品:从踩坑滞销到爆单的选品逻辑阅读 (72)
3因为小事吵架冷战,他先发来 “想你了”阅读 (72)
4面包厂工人:给刚出炉的面包贴生产日期标签阅读 (67)
5人力资源专员的感悟:招人、育人、留人的那些事